体育消费作为近年来的消费热点,在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上备受关注。尤其是随着“双减”政策出台,青少年体育消费市场需求骤增,也让校外体育培训进入“旺季”。如何让校外体育培训获得更好、更规范的发展,让消费者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表示,为推进体育培训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体育、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校外体育培训的场地、师资、安全、费用缴纳等方面提出要求。“一直以来,体育部门都非常重视校外体育培训,尤其是‘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和学生课外体育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大众身体素养的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体育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的孩子从满足于过去的学校体育和部分运动员进行高水平训练,到现在的全体青少年都要进行校外体育活动,是明显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外体育培训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项目更加多样化,群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强化了对校外体育培训的监管,让相关企业也有据可依,对构筑良性行业生态、推动体育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柳鸣毅认为,校外体育培训机构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跨部门治理成为监管难点。“此类机构具有自发性、规模性、基层性的特点,比较零散,涉及体育、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等部门,还涉及社区、商业综合体等。为了促进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有序发展,一方面要多部门出台支持、规范和鼓励其有序发展的管理办法,厘清职责边界,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企业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与学校体育等之间的关系,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为青少年体育校外培训机构提供进校园、承担公共服务,甚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遇,让社会力量成为解决青少年体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农村地区等。”
青岛精英散打俱乐部负责人曹安铭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和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深入,大众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国家也出台一些规范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相关政策,我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恰逢其时。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规范和推动,对不规范的机构有了一定制约,还对一些正规的体育培训机构进行了扶持,这样能促进行业更加健康稳固的发展。”
面对市场和政策双重“红利”,作为体育培训行业的从业人员,曹安铭认为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发展机遇,夯实已有经营规模,遵循行业发展规律,稳健经营,规避风险。“要严格遵守国家出台的教培行业法律法规,做到证照齐全,配合管理机构的检查和调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和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为学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注重科学训练并保证课堂安全和公平竞赛,不给家长做不切实际的承诺,不误导消费者,为行业的有序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曹安铭也表示,体育培训行业刚刚经历了“寒冬”,整个行业也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他希望管理部门能为规范经营的机构多做一些政策方面的引导和公益培训,让从业人员多了解政策导向,享受优惠政策。
柳鸣毅也表示,在促进校外体育培训良性发展方面,体育部门可以“再多做一点”,发挥桥梁作用,做到扶持和监督双管齐下。“大部分校外体育培训机构都是一些小微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在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和场地资源方面提供扶持和帮助,各地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制定细化的适合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相关政策。此外,还要搭建平台,定期举办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展示活动,形成一条有培训、有竞赛的完整体育培训链条。同时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帮助社会俱乐部和社会培训机构进校园,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转自3月16日《中国体育报》06版)